唯一入围戛纳的华语片,有何来头
看死君:正当所有人还在讨论戛纳电影节上只有范冰冰争议性地出任评委,而质疑中国电影本身没有任何表现时,仿佛是为了回应所有人的关注,4月28日凌晨传来消息,中国青年导演李睿珺携新作《路过未来》出现在戛纳组委会公布的最后一批片单中,压哨入围“一种关注”单元。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但我们终于能够有点底气的说一句:中国电影这次真的没有缺席戛纳。
作者| January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李睿珺,这个当年以执导一部有着诗意名字的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后文简称《白鹤》)而为影迷熟知的青年文艺片导演,再次担当了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的门面。
也许有些人感觉这话有些过分。但仔细思考,作为迅速生长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如此羸弱,如同肥沃的土壤竟然只能长出一样的韭菜,长势还不算太好,着实令人汗颜。除了各国际A类电影节送片难,中国电影往往每年还要在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时,遭到中国影迷的一番调笑。更不必说每年国内的大奖如同鸡肋一般的存在。
好在,还有我们还有一波李睿珺这样的青年导演,依然在坚守自己对于电影的热爱和追求。实际上,李睿珺在2006年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创作后,一共拍摄4部长片和几部短片。这次的《路过未来》也才是他的第五部长片。如他自己所言,他拍摄的电影都是现实主义题材,承担着他与世界进行交流的意义。
在李睿珺过往接受采访的表达来看,这个西北人身上独特的“轴”劲儿一直拽着他向前走。从2006年处女长片《夏至》开始,到开始为人所关注的2010年的半纪录式影片《老驴头》,李睿珺一直靠四处借钱、打工还钱来偿还他对艺术电影的固执。正是靠着这股劲,使他对电影的执着凝结成了一种独特的灵性。
▲李睿珺作品《夏至》海报
电影《老驴头》的剧本据称写于李睿珺回家的长途车上。这个构思巧妙的剧本被鹿特丹电影节的青年导演扶助计划相中,让这个文艺青年第一次拿到了一万欧元奖金加三万欧元制作费的奖励。之后《老驴头》走向了釜山及其他外国的电影节展映,让李睿珺第一次在国内影坛有所名气。
▲李睿珺执导的电影《老驴头》收获好评
努力付出没有白费力气。在第三部长片《白鹤》立项之前,他遇到了天画画天传媒公司,公司主推这部非常接地气的艺术片进入威尼斯、多伦多等电影节。李睿珺也在国内开始被影迷们逐渐了解。然而这样微小的成功,甚至才足以将他之前欠下的债还干净。
之后,李睿珺认识了热衷艺术片推广的制片人方励,二人合作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后简称《水草》),成为了他走向正规独立制片创作的新起点。这些电影,特别是《白鹤》以及《水草》,其中表现出的诗意性个人化表达,以及沧桑、深远的立意,使其在国产文艺片中更为独树一帜。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剧照
电影《白鹤》改编自苏童的短篇小说,其对准了李睿珺的家乡甘肃高台,讲述一个临终的老人想要入土为安的故事。电影的影像依然带着导演早期独立制作时留下的一些习惯:采用非专业演员,甚至演员都是自己的亲友;大部分镜头画面风格写实,带有纪录感。
同时,某些段落,如湖边看仙鹤等富有诗意美,色彩浓烈饱满。特别是捉鸭子这个段落,其机位的选择、镜头的运动安排得非常有活力,这组镜头也被很多人选为当年的国片最佳。
▲电影《告诉他们,我乘仙鹤去了》富有诗意的镜头
大量的固定长镜头、以及写意的空镜头,提高了影片的整体水准,使人感受到,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现实题材的故事,但导演依旧在其中加入了电影美学上的再创作。同时,影片从一个老人对死亡的态度出发,点出了社会中留守老人与儿童的问题,更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人与自由说不清的故事。
▲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爷孙俩剧照
和我们固有的认知不同的是,《水草》其实比《白鹤》立项更早。但由于《水草》的故事牵扯到孩子们的旅程,全片的拍摄地点需要一直变化,因此影片的预算也大大增加了,这对之前窘迫的李睿珺来说只能先行暂停,之后有其他投资之后才得以成形。
影片《水草》关注的是甘肃、内蒙交界的少数民族裕固族,讲述一对感情不好的小哥俩在照顾他们的爷爷去世后穿过沙漠冒险回家的故事。可以看出,李睿珺在《水草》中比《白鹤》导演的水准上更上了一层楼。画面的质感、导演的运镜,都在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除了在画面制作更为精致以外,影片的配乐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各式民族乐器、驼铃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剧照
而在拍摄兄弟俩的路上奇遇的过程中,影片也着力描述了其间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萧索的文化环境,特别是戈壁景象,与残垣断壁和壁画遗址成为了画面主要背景。当然,影片不只想说土地严重荒漠化的环境问题。
李睿珺曾说,对于影片的环境,希望大家把它当作人物内心的外化。实际上,对于感受不到爱意的苦闷,才是这一对兄弟最难过的原因。同时,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裕固族的民族影像志,并不断讨论着人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哲学理念。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展现出的残垣断壁
这两部令李睿珺为观众熟知的电影,正代表着他的创作思路。影片中都有孩子和老人的出现,也都在以一种更为意象化的形式诉说当代农村的严肃现实。特别是他无意识的诗意化风格,为影片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让他成为当前致力于艺术片制作的青年导演中的优秀成员。
这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路过未来》,同样是讲一个在外漂泊的甘肃人与故乡的故事。不过这次,李睿珺不再固执地使用非专业演员,而是将女主角交给了影坛小花杨子珊。非常有艺术追求的导演,碰上不唯流量、踏实表演的新星,他们的合作着实令人期待。
▲电影《路过未来》杨子珊剧照
李睿珺的入世其实也映射着当下中国艺术电影的新型发展方式。中国的艺术电影在今天,不再是追求外国电影节口味、官方避而不谈的、半地下的月之另一面。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尽管中国电影的多元化依旧处于抑制状态,但终究还是为很多新的文艺片导演挣得一些生存空间。
▲电影《路过未来》剧组圆满杀青
中国越来越多的独立影展和青年电影节成为他们栖身的机会,使这些原来只能通过外国电影节提升自己知名度的青年导演,能够找到一些新的出路。像李睿珺就曾经被南京独立影展,FIRST青年影展等电影节推出,成为新兴的作者化导演代表。
此外,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有志于对艺术片进行推广的制片公司,他们愿意从小处做起,用一些经济上的资助帮助这些青年导演,以期拓展艺术片领域的市场。
同时在2016年末,在电影局的支持下,中国电影资料馆还牵头商业院线,成立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门推广国产优秀文艺影片。由此,一个初生的、关于中国艺术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的全套体系,在这个中国电影的“最好时代”,终于走出了稚嫩的第一步。
▲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一套体系是否意味着国产文艺片的未来可期,但从目前来看,确实要比过去的自生自灭,野蛮生长的态势更加“像回事”。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趋于理性,观众的口味变得成熟,对于影片多样化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故而,能不能通过这套文艺片生产机制,涌现更多有追求,不循规蹈矩的新导演,也成为了未来的中国电影生态能否更加健康的前提。唯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再重蹈“电影节无片可选”、“电影奖无片可选”的覆辙。
第 70 届 戛 纳 电 影 节
完 整 提 名 名 单
【主竞赛单元入围 Compétition】
《双面情人》弗朗索瓦·欧容,法国
《快乐结局》迈克尔·哈内克,奥地利
《牡丹花下》索菲亚·科波拉,美国
《敬畏》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法国
《圣鹿之死》欧格斯·兰斯莫斯,希腊
《从哪儿冒出来》法提赫·阿金,德国
《温柔女子》谢尔盖·洛兹尼萨,白俄罗斯
《罗丹》雅克·杜瓦隆,法国
《之后》洪尚秀,韩国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诺亚·鲍姆巴赫,美国
《自由广场》鲁本·奥斯特伦德,瑞典
《光》河濑直美,日本
《寂静中的惊奇》托德·海因斯,美国
《每分钟120击》罗宾·坎皮略,法国
《你从未在此》琳恩·拉姆塞,英国
《好时光》萨弗迪兄弟,美国
《无爱可诉》安德烈·萨金塞夫,俄罗斯
《多余的人》凯内尔·穆德卢佐,匈牙利
《玉子》奉俊昊,韩国
【一种关注单元入围 Un certain regard】
《芭芭拉》马修·阿马立克,法国 ★一种关注开幕片★
《方向》史帝芬·柯曼达瑞夫,保加利亚
《出》György Kristóf,匈牙利
《路过未来》李睿珺,中国
《幸运》塞吉·卡斯特里图,意大利
《谎言》穆罕默德·拉索罗夫,伊朗
《沙漠未婚妻》Cecilia Atán/Valeria Pivato,阿根廷
《狭隘》Kantemir Balagov,俄罗斯
《美女与猎犬》Kaouther Ben Hania,突尼斯
《峰会》圣地亚戈·迈特,阿根廷
《候燕》Karim Moussaoui,阿尔及尼亚
《年轻女子》Léonor Serraille,法国
《战争之后》Annarita Zambrano,意大利
《编剧工坊》劳伦·冈泰,法国
《风河谷》泰勒·谢里丹,美国
《西部》瓦莱斯卡·格里巴赫,德国
《散步的侵略者》黑泽清,日本
《四月的女儿》米歇尔·弗兰克,墨西哥
【非竞赛展映 Hors Compétition】
《伊斯梅尔的幽魂》阿诺·德斯普里钦,法国 ★开幕片★
《脸,脸》阿涅斯·瓦尔达,法国
《无限之住人》三池崇史,日本
《派对把妹秘诀》约翰·卡梅隆·米切尔,美国
《真事改编》罗曼·波兰斯基,波兰
【午夜展映 Séances de minuit】
《炼狱信使》Jean-Stéphane Sauvaire,美国
《不汗党》卞成贤,韩国
《恶女》郑秉吉,韩国
【特别展映 Séances spéciales】
《克莱尔的相机》洪尚秀,韩国
《12天》雷蒙·德帕东,法国
《难以忽视的真相2》Bonni Cohen/Jon Shenk,美国
《方块35》埃里克·卡拉瓦卡,法国
《尊敬的W》巴贝特·施罗德,伊朗
《他们》Anahita Ghazvinizadeh,伊朗
《应许之地》Eugene Jarecki,美国
《Napalm》克劳德·朗兹曼,法国
《天堂的魔鬼》Jude Ratman
《海之悲》瓦妮莎·雷德格瑞夫,英国
【儿童展映 Séance des enfants】
《千禧僵尸》A. 杜宾/Alexis Ducord,法国
【VR展映】
《肉与沙》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美国
【70周年特别展映】
《我们疯狂的年代》安德列·泰西内,法国
《来游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美国
《双峰》大卫·林奇,美国
《24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伊朗
《谜湖之巅 第二季》简·坎皮恩,美国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2017年5月17日-28日在法国戛纳举行,本届戛纳的主竞赛评委会主席是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作者| January;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皮皮丘;转载请注明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